[完结]我在隋朝当太子全章节阅读

[完结]我在隋朝当太子全章节阅读

小说介绍

我在隋朝当太子》是作者皮卡多写的小说,讲了主角令人感动的故事。小编今天把它带给大家,一起来阅读吧:…

免费试读

隋。

大业九年,五月初十。

京城长安,含元殿。

“今天下安定,四海承平,唯有高句丽不尊天朝,朕欲亲率百万大军三征高句丽。”

“三皇子梁王杨恪,品行温良,处事干练,命其留守京都监国,特颁诏书,晓谕天下!”

长秋令李庚宣读圣旨的声音格外尖锐。

在寂静的大殿中,宛如平地炸响一道惊雷。

含元殿内的文武百官,脸上表情各异,精彩至极,就像开了染坊似得。

“还要去打高句丽,陛下可真是穷兵黩武!”

“各地民怨四起,起义军多如牛毛,如此做法是弃江山于不顾啊!”

“三皇子杨恪监国?那个废物?这不是胡闹吗?”

“唉,大隋迟早要完,恐怕要变天了。”

百官心思各异,目光齐刷刷的落在杨恪身上。

最惊讶的当属三皇子梁王杨恪。

此时的他一脸懵逼,心中掀起惊涛万丈。

他怎么也没想到,这个监国的任务,会轮到自己头上。

不久前。

杨恪意外穿越而来,成了自幼多病,智商不全,人人眼中的“傻瓜”皇子。

虽然顶着梁王的名号,却鲜有人尊重。

但杨恪却不在意。

因为他很清楚,眼下的大隋千疮百孔,像极了苟延残喘又年老体衰的病人。

不出几年,李渊一家子南下攻占长安,将大隋江山取而代之。

杨恪本想要离开这个是非之地,在乱世中苟到盛唐时代。

可没想到大隋皇帝、圣可汗杨广不仅已经完成了两征高句丽的“宏伟”计划,更是提前开启三征高句丽的行动。

更没想到的是,竟然还要留杨恪监国!

杨恪有些慌了。

监国就算了,监的还是大隋这个烂摊子。

外患严重,群雄起义,称王者如过江之鲫,不计其数。

诸如瓦岗的翟让、河北的窦建德、江淮一带的杜伏威等等号称十八路反王、六十四路烟尘。

内忧冗杂,五姓七望、江南世族、关陇集团相互倾轧,勾心斗角。

这可不是闹着玩儿的。

搞不好小命都要丢了!

更重要的是,杨恪清楚的很,杨广这哪儿是找监国之人,分明就是找“背锅侠”啊!

杨广是个明白人。

知道三征高句丽已经是大隋最后的疯狂。

必须要有人背起民生凋敝,政令不通,军事拉胯的黑锅。

留下杨恪这个“傻子”,仿佛就是在告诉天下人:你看,不是朕的锅,全都是杨恪这个傻子的问题。

到时候杨广一推六二五,甩锅给杨恪后,自己还美汁汁的做皇帝。

“父皇,儿臣我……”

杨恪上前一步,刚要开口,却直接被杨广打断。

“恪儿不必多言。”

“监国的重任就落在你身上了。”

“你可不能辜负朕对你的一片信任。”

杨广衣袖一甩。

他下旨道:“唐国公李渊、许国公宇文述,右翊卫大将军于仲文、赵国公独孤览听令!”

四位公卿横跨出列,齐声道:“臣在!”

“朕三日后亲征高句丽,留你四人辅佐梁王杨恪,不得有误!”

听到杨广下旨,四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心里各有算计。

“臣遵旨!”

杨恪在一旁直翻白眼儿。

心说自己的便宜老爹还真是会安排。

把大隋这个烂摊子丢给自己不说,还一把给杨恪推进了“狼窝”。

李渊、宇文述、于仲文和独孤览那可都是关陇集团首脑人物。

留他们给自己辅政,那不就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嘛。

杨广这是明目张胆的坑儿啊!

“恪儿。”

杨恪胡思乱想间,杨广的声音响起。

“朕不在京都的这些日子,遇事你可与四位辅政大臣商议。”

“他们都是志虑忠纯,一心为了大隋的忠臣。”

忠臣?

我尼玛……

要不是碍于杨广的皇帝身份,杨恪都想跳上去锤爆便宜老爹的狗头。

“儿臣遵旨!”

胳膊拧不过大腿。

杨恪也只能捏着鼻子认命。

杨恪的话音刚落,脑海中便传来声响。

【叮!恭喜宿主成为监国,成功激活大隋国运系统!】

大隋国运系统?

听到脑海中忽然传出的少女声,杨恪浑身猛地一颤。

金手指或许会迟到,但绝不会缺席!

【叮!系统提示:宿主与隋国国运已经绑定,自此之后,大隋国运越昌盛,宿主获得奖励越多。】

【反之,若是大隋国运断绝,宿主也将身死道消!】

就这?

杨恪还以为是什么逆天系统,想不到自己竟然与大隋国运绑定。

这他奶奶的大隋眼看着就要灭国了,还有个屁的国运?

【叮!系统检测到当前大隋国运极低,国运数值为:5。】

【叮!国运数值为0时,宿主便会自动死亡。】

“……”

看着赤红色的5字,杨恪好一阵无语。

可系统都绑定了,就算是为了自己的小命,也不能眼睁睁的看着大隋灭亡吧?

心念及此,杨恪心一横,大跨步上前。

“父皇,既然您下旨让儿臣监国,那么儿臣便有一个要求!”

唰!

百官的目光再一次聚焦在杨恪身上。

要求?

一个废物监国,还提什么要求?

尤其是还有李渊、宇文述、于仲文和独孤览四位辅政大臣,他杨恪还真以为自己能玩出什么花样来?

杨广略微沉吟,片刻后说道:“恪儿想要什么?”

杨恪掷地有声道:“父皇,儿臣要便宜行事之权,所到之处如陛下亲临!”

什么?

百官更加惊讶,尤其是四位辅政大臣,眉头都拧成川字。

“哦?”

杨广饶有兴趣的看着杨恪。

杨恪也丝毫不惧的回视杨广。

若是换做别秦皇、汉武这种帝王,杨恪还真没信心能要来便宜行事之权。

但杨广是谁?

杨广可是天马行空,想什么就做什么,即便退守江都,还敢把骁果军交给宇文家的男人。

“理由。”杨广慢悠悠的开口。

杨恪也不迟疑,直接回答道:“儿臣要助父皇振兴大隋,扫除反贼,平定六合!”

杨恪也豁出去了,反正杨广好大喜功,自己牛批吹得越大,杨广就越兴奋啊。

百官好一阵无语,心说就凭你杨恪一个废物,还想着振兴大隋?

哈哈哈!

杨广放声大笑,笑的眼角都挤出几滴眼泪。

“好好好,难得我恪儿有如此雄心壮志。”

“好,准了!”

【叮!恭喜宿主,成功获取便宜行事,如帝亲临的特权,大隋国运+1!】

【叮!国运上升,宿主触发新手大礼包,请注意查收!】

“打开新手大礼包!”

杨恪眼前闪过金色光芒,脑海中再次传来系统曼妙的声音。

【叮!恭喜宿主,获得武神体魄,精通十八般武器!】

【叮!恭喜宿主,获得谋圣鬼谷子传承,精通天文历法,排兵布阵。】

【叮!恭喜宿主,获得一万北府军!】

【叮!请问宿主,是否直接全部兑换奖励?】

“不,先兑换武神体魄和谋圣鬼谷子传承!”

杨恪的声音落下。

一股巨大的力道涌入杨恪体内,他有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力量感。

紧接着,又是一股暖流汇入,一时间天文历法、兵法奇谋统统出现在杨克脑海。

乱世当中,小命要紧。

尤其是隋末乱世,英雄辈出,什么李元霸、宇文成都、裴行俨、罗士信之流那可都是猛将中的猛将。

要是没两下子,还真不足以安身立命。

想要平定乱世,除了靠武力,谋圣传承也至关重要。

有系统帮助,能文能武,别说监国了,直接当皇帝都行!

当然,杨恪也就是这么想想。

他一无根基,二没实力,想要造杨广的反,那真是老寿星上吊,嫌自己命长。

既然自己的命运已经和大隋国运连接起来,就必须要做点儿什么才行。

远的不说,大业九年六月,杨玄感和李密这两个憨货就会在洛阳一带造反。

这要是让他们成功,大隋国运势必下降。

所以,杨恪的脑海中便有了疯狂的计划。

“恪儿,朕还有三天动身。”

“朕给你三天时间跟在朕身边学习治国之策。”

杨广这番话差点儿把杨恪噎死。

和你学治国之策,是为了让大隋死的更快一点儿吗?

杨恪心里这么想,可嘴上却应了下来。

杨广挥了挥衣袖,长秋令李庚识趣的向前跨步。

“陛下乏了,退朝!”

李庚尖锐的嗓音让百官起了一身鸡皮疙瘩。

可就在这时,杨恪忽然大声道:“父皇且慢,儿臣还有一事相求!”

别说是百官了,就连杨广也都是一愣。

杨广原本离开龙椅的屁股,又缓缓地坐了回去。

还有要求?

这梁王杨恪怕不是提要求上瘾吧?

百官当中,唐国公李渊和许国公宇文述二人都是皱紧眉头,神色狐疑的看向杨恪。

按理说,杨广征讨高句丽,正好是李渊、宇文述等人暗中结交豪杰,扩充家族实力的最佳时机。

即便有杨恪存在也不碍事。

即便杨恪有便宜行事,如帝亲临的特权也无妨。

一个废物能掀起多大的浪花儿?

他们连杨广都敢欺骗,更何况区区一个梁王杨恪了?

只是杨恪一改往日憨傻的样子,又一次的对皇帝提出要求,这就让李渊和宇文述感到奇怪。

杨广饶有兴趣的看着杨恪。

“恪儿,你还有什么要求?”

杨恪也不含糊,他朗声道:“父皇,儿臣请求父皇下旨,让儿臣开府仪同三司!”

杨恪想要将自己的计划实行下去,就必须有自己能够调动的力量。

俗话说独木难成舟。

仅凭杨恪一个人的力量,还不足以支撑提升大隋国运。

所以,作为大隋梁王,开府是必然的。

有了幕府成员效力,才能更好地提升大隋国运!

总不能任何事情,都是杨恪一个光杆司令去做。

哗!

霎时间含元殿内一片哗然,紧跟着便是百官窃窃私语。

“梁王今天是怎么回事,竟然还想着开府?”

“除了已故的元德太子,陛下还从未允许任何皇子开府。”

“就他还开府?怕不是傻了吧?”

“梁王就算开府如何?难道他真以为会有人为他效忠?”

哈!

哈哈!

杨广忍不住笑了起来,还不忘抬起手擦了擦眼角挤出的泪水。

可笑,实在是太可笑了。

杨广用右手不断的指点着杨恪,大笑着根本停不下来。

“好好好,我儿有野心。”

“你这次的理由,也是要振兴大隋,扫除反贼吧?”

杨恪重重的点点头,算是给了杨广回答。

“好!准了!”

杨广突然觉得,自己这个憨傻的三儿子,竟然是那么的可爱。

傻的……快要把杨广给笑死。

别说是开府仪同三司,就是把皇位传给杨恪,这大隋也烂到根儿里了。

既然杨恪愿意折腾,不如就随了他的愿。

到时候背起黑锅来,也更方便一些。

李渊和宇文述的眉头皱的更深了一些,不知道杨恪要耍什么花样。

“恪儿,你看要选谁为你的王府长史?”

既然准了杨恪开府,杨广索性就全都由着杨恪的喜好来。

反正也是个“背锅侠”,就当是给杨恪一点补偿。

“治礼郎高士廉可为梁王府长史。”

“大将张须陀可为梁王府司马,所部五千士兵可为梁王府调遣。”

“起居舍人虞世南可为梁王府主簿。”

杨恪提出的这三人,都是隋帝杨广瞧不上的三人。

高士廉前不久刚刚被贬官。

张须陀一介武夫,勇武可嘉,却不被杨广重用。

虞世南出身江南世族,他兄长虞世基倒是深受杨广重用,可虞世南偏偏不被杨广喜欢。

就连朝会之上,这三人也都站在百官末尾,如果不是杨恪提起,都快要被人遗忘了。

杨恪之所以选他们三人,看中的便是能将他们三人收为己用!

更重要的是,高士廉可是长孙无忌和长孙无垢兄妹二人的舅舅。

张须陀的部下之中藏着秦琼、裴行俨这样的名将。

虞世南也算是老而弥坚,越老越妖的代表人物。

三人被杨恪点名,一时间也惊讶不小,对杨恪的做法很是奇怪。

按道理说,杨恪已经有了四位辅政大臣,还都是关陇集团的首脑。

这时候杨恪开府也就算了,还要把他们三人拉进梁王府。

高士廉和张须陀在朝中毫无根基也就算了。

虞世南可是江南世家子弟,这下他心里开始泛起嘀咕。

该不会是杨恪有意为之吧?

不仅是虞世南心里嘀咕,李渊和宇文述两个老狐狸也看不懂杨恪的意图。

“高士廉、张须陀、虞世南三人听命!”

“你们三人从现在开始,就听从梁王的吩咐。”

杨广倒是大方,直接同意了杨恪的要求。

“臣遵旨。”三人齐声说道。

【叮!恭喜宿主,开府成功,收纳人才,大隋国运+1!】

【叮!恭喜宿主,获得奖励,请注意查收!】

【叮!恭喜宿主,获得曲辕犁制作图!】

曲辕犁?

杨恪的心思活泛起来,曲辕犁可是个好东西,堪称农耕时代的一把利器!

别看眼下大隋王朝摇摇欲坠,可政令还是能下达到关陇诸郡、河西诸郡以及河南郡、弘农郡和上洛郡一带。

只要能利用好监国这段时间,将曲辕犁推行下去,凭借关陇诸郡、河西诸郡等地,也能有不错的粮食产量。

不过凡事不能急,一口吃不成胖子。

要一点一点的来才行。

步子迈的太大,就会像便宜老爹那样把腿都给扯了!

首先要将这曲辕犁公之于众,至少要让杨广知道它的妙处。

其次还要保证曲辕犁的制作方法,做到不外传,不泄密。

杨恪正筹划着,耳边杨广的声音再次传来。

“好了好了,没别的事儿,就全都退下吧,朕乏了。”

话音落下,杨广头也不回的离开,好像生怕杨恪再来讨要什么似得。

回到梁王府,杨恪在卧房内将曲辕犁制作图从系统中兑换出来。

曲辕犁由犁铧、犁壁、犁底、压镵、策额、犁箭、犁辕、犁梢、犁评、犁建和犁盘十一个部分组成。

杨恪便按照不同的位置,将曲辕犁制作图分成了十一份。

与此同时,梁王府书房内,长史高士廉、司马张须陀和主簿虞世南三人坐在一起。

王府内侍上过茶后,便恭敬的退出书房。

书房内很安静,除了三人喝茶水的声音外,就再也听不到其他声响。

三人的焦急本不算多,此时又各怀心思,都在等着对方先开口。

高士廉和虞世南都是文臣,养气的功夫堪称了得。

反倒是武将出身,脾气火爆的张须陀先忍不住。

“我说两位大人,茶水也都喝淡了吧?”

“你们说说,陛下让梁王监国,这梁王为何单独将我三人纳入梁王府中?”

张须陀声音粗狂,就像是一声闷雷在书房炸响。

高士廉一身文士袍,三十多岁的年纪,长得白白净净。

他从容的放下茶杯,一副气定神闲的模样。

“陛下怎么说,做臣子的就怎么做。”

“何必去想那么多?”

高士廉嘴上说不想,可心里的小算盘早就噼里啪啦打的乱响。

只是碍于有虞世南和张须陀的面,他不好多说什么。

若不是下朝后,梁王非要让他来梁王府叙事。

这时候高士廉早就跑回家里,与外甥长孙无忌商议对策。

别看长孙无忌只有十七八岁,可见解独到,智慧过人。

虞世南咳了几声,捋了捋微微泛白的山羊胡,却没有开口。

这下张须陀更加焦急,黝黑又满是络腮胡子的脸上满是怒色。

“我说二位,这儿也没有外人!”

“眼看着大隋江山飘摇不定,陛下又让梁王监国。”

“我们三人入了梁王府,便是梁王的人。”

“若是梁王出了什么纰漏,我们可是要跟着倒霉的!”

张须陀不怕死。

但怕死的不明不白。

要是被一个“傻子”王爷给拖下水,张须陀感觉冤得慌。

“能出什么纰漏?”

“大隋已经千疮百孔,梁王再烂,还能烂到哪儿去?”

“张将军,你多虑了。”

虞世南的声音很轻,像是怕被人听见似得。

张须陀重重的叹了口气,显得有些六神无主。

“他奶奶的,就怕是梁王出错。等到陛下清算之时,会让我死的不明不白!”

张须陀双手攥拳,一副恨恨不平的样子。

高士廉眼珠一转,计上心来。

“张将军既然这么想,何不如尽早退出,与梁王请辞?”

请辞?

张须陀右手用力的摩挲着脸上的络腮胡,一下子陷入沉思。

虞世南瞟了高士廉一眼,心中不由得暗暗冷笑。

“高士廉当真狡诈,这是要让张须陀当出头鸟啊。”

“不过也好,我也懒得趟这浑水。”

“有关陇世族的四人辅政,真要是出了纰漏,也是他们扛着,与我虞家无关。”

张须陀琢磨了半天,右手攥拳猛地打在左手掌心。

啪!

“好!请辞!”

“等下我就和梁王请辞,明天上朝就上奏陛下,调我随军出征高句丽!”

高士廉心中一喜。

有张须陀打头阵,自己也好找借口退出梁王府。

任谁都看得出来,大隋要完了。

在这种情况下,跟着梁王杨恪瞎混什么劲?

反倒是明哲保身,才是上上之选。

“张将军,高句丽山高路远,本王可是担心你的身体啊。”

张须陀的话音刚落,杨恪便在书房外大步流星的走了进来。

见被梁王撞上,张须陀不禁老脸一红。

“有劳殿下挂念。”

“臣身为大隋武将,恰逢征讨高句丽之时,自然应当马革裹尸,以身报国!”

杨恪笑,笑容格外灿烂。

看上去就像是人畜无害的小绵羊。

“三位大人,本王知道你们想的是什么。”

“不瞒你们说,本王也知道大隋千疮百孔,已经病入膏肓了。”

“但大隋一天没倒下,本王与三位大人不都应该竭尽全力的匡扶江山社稷吗?”

杨恪的目光在三人身上来回逡巡不定。

他也清楚就算是杨广下旨,可三人不会一上来就对自己忠心耿耿。

甚至之前的杨恪还给人一种白痴、傻瓜的印象。

所以,无论是高士廉,还是虞世南与张须陀,都需要杨恪自己花费时间、精力去赢得他们的信任。

虞世南实在忍不住,嘴角不受控制的微微上扬。

只是这一个细节,便被杨恪敏锐的目光捕捉到。

“虞大人想说什么,不妨畅所欲言。”

虞世南干咳几声,极力掩饰着自己的尴尬。

他从椅子上站起,双手抱拳,问道:“臣斗胆问一句,梁王殿下打算如何中兴大隋?”

虞世南看似恭敬,可他俯身弯腰的一瞬间,眼神中充满蔑视。

一个傻子当了监国,就想着力挽狂澜。

这不是蠢。

是疯了!

杨恪挑了挑眼眉,他甩了甩手里攥着的十一张图纸。

“既然虞大人问起,那本王不妨告诉你。”

“这十一张图纸,便是中兴大隋的第一步!”

三人的目光聚焦在纸张上面,脸上都闪过困惑又轻蔑的神色。

杨恪早就想到了三人会有如此反应。

他对高士廉吩咐道:“高大人,麻烦你前去寻找十一个互不相识的工匠。”

不等对方回答,杨恪又对虞世南说道:“虞大人,听闻江南虞家颇有家产。”

“在长安城内也有不少宅院。”

“……”

梁王这话是什么意思?

难道是在暗讽江南世族?

虞世南脸颊一抽,表情僵硬的点点头。

嗒!

杨恪打了个响指。

“很好,麻烦虞大人借给本王一处僻静的宅院,越不起眼越好!”

杨恪又对张须陀下令道:“张将军,你立刻调遣五百精锐,将虞大人提供的宅院严密看管起来,任何人不得接近!”

“至于你想请辞的事……”

“本王看还是免了吧。”

“想要以身报国,不一定非要去高句丽。”

“相信本王,用不了多久,张将军会有机会的。”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87868862@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2年9月20日 17:27
下一篇 2022年9月20日 17:28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