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上《我的道姑女主》玖拾陆小说免费阅读

新上《我的道姑女主》玖拾陆小说免费阅读

小说介绍

今天给朋友们带来玖拾陆写的《我的道姑女主》,刻画了精彩内的故事。小说精彩片段:…

免费试读

秋日凉。

院子里,婆子指挥着几个小丫鬟搬花盆,将正正要开的菊花依次列好。

一面叮嘱着,婆子一面转头往屋里看,透过半开着的窗户,与里头的二夫人季氏对上了视线。

婆子赶紧露出了讨好的笑容。

季氏只睨了她一眼,就挪开了目光,从汪嬷嬷手中接过了茶盏,轻抿了一口。

热茶下肚,季氏神色舒缓了些:“老汪啊,我们永宁侯府上上下下,并一块也没有多少人、多少事,怎么处理起来,就这么累人呢?”

汪嬷嬷道:“夫人是事事用心、亲力亲为。”

“用心了,不一定有人记得好,若不用心、出点岔子,就全是我的错了,”季氏轻哼了一声,“吃力不讨好,偏连个能接手的人都没有。”

季氏又抿了一口茶。

中馈总得有人掌着。

前年,永宁侯夫人称年纪大了,操劳不动,把掌家大权放了。

府里,长媳过世后,长子并没有续娶一位,季氏作为二儿媳,顺理成章成了接掌之人。

季氏心里欢天喜地、明面上推了三推,总算把这个香饽饽接下了。

那个时候,她确实认为掌中馈是香饽饽。

现在……

季氏只想冲前年的自己翻两个白眼。

做一个只知吃喝,有事儿讨婆母开心,没事儿自己寻开心的儿媳妇不好吗?

为什么要辛辛苦苦从早起忙到歇觉!

“累死个人!”季氏忿忿。

汪嬷嬷想了想,道:“原是府里没有其他人能操持,这会儿,夫人,不如交给大姑娘?”

“大姑娘?”季氏撇了撇嘴,“我们是永宁侯府,不是天一道观,倒也不是我这个当婶娘的低看她,听说她理道观都理得不怎么样,理侯府,我怕她给我理亏了。”

没错。

他们永宁侯府的大姑娘秦鸾,还是一位道姑。

秦鸾幼年,拜了一位师父。

最初在家中修行,八年前,随师父去了观中,逢年过节只简短家书送回来。

待师父云游后,观中大小事务,听说就由秦鸾掌着了。

季氏原以为,秦鸾还得有一两年才会下山,没想到,上月末,这位大侄女忽然送信回来,说是奉师命、要回府了。

府里见信,便安排了车马,去观中迎接。

昨日,秦大姑娘刚刚抵达。

“说起来,”季氏压住了声音,问汪嬷嬷道,“打听出来了吗?到底是什么师命,她又和老侯爷、老夫人说了什么?”

汪嬷嬷摇了摇头。

大姑娘昨儿一进府,就去拜见了永宁侯与侯夫人。

祖孙三人,闭门说了快一个时辰。

二夫人对此好奇极了,偏偏,侯夫人那院子里,轻易打听不出消息来……

季氏抿了抿唇,道:“她忽然回来,太反常了,我这心里啊,七上八下的,总觉得要出什么大事儿。”

“能有什么大事?”汪嬷嬷宽慰道,“奉师命,师命还能让她翻天覆地不成?夫人您在她幼时不曾亏待,现今也不图她什么,说穿了,往日无冤近日无仇,您不用担心。”

季氏琢磨着汪嬷嬷的话,喃喃道:“也是。”

汪嬷嬷又道:“不过,夫人说得也有道理,大姑娘没有接触过府中中馈,贸然交给她,确实不妥,这个家啊,还是要靠您多出力。”

季氏不愿多想中馈,只问:“她这时候在做什么呢?老老实实待在自己院子里?”

“大姑娘在自己屋里,”汪嬷嬷顿了顿,“只打发钱儿出去采买了。”

季氏奇道:“还得让个大丫鬟去采买?底下没人做事了?”

“门房上也这么问了,”汪嬷嬷答道,“钱儿说,大姑娘要的东西细致,采买的妈妈们未必懂,她跑一趟,也正好回去看一眼她老子娘。”

季氏道:“到底是什么东西?”

汪嬷嬷干巴巴笑了笑:“黄纸、朱砂、烟墨。”

季氏:……

行吧。

她确实不懂,采买婆子们也不懂。

可是,买这些回来是做甚?

大姑娘回府,是来贴符的?

“难道、难道,”季氏下意识吞了口唾沫,“我们府里,有什么不干不净的东西?”

汪嬷嬷亦是脸色一白,心中害怕,嘴硬道:“夫人可别胡思乱想,自己吓自己,老侯爷一生戎马、血气重,有老侯爷在,我们府里怎么会出不干不净的东西。”

“啊呀,宁可信其有,”季氏在汪嬷嬷胳膊上拍打几下,“你去大姑娘院子里看看,她若画符,你多讨几张回来,我收着以备不时之需,去、赶紧去!”

这位大侄女,理中馈的水平不行,但想来,画符应该还靠得住吧?

毕竟,当了好几年的道姑,画符是基本功了吧?

东园里,秦鸾站在书案后头,提笔描画。

钱儿心中痒痒,又不敢打搅她,只能探着脑袋,以手为笔,跟着胡乱比划。

虽然看不懂,但是,自家姑娘裁黄纸、备符水、化符墨,落笔一气呵成,看着就厉害极了。

等秦鸾放下笔,钱儿忍不住问道:“姑娘,这些符纸有什么效果?”

秦鸾抬起眼。

她有一双黑白分明的眼睛,眼型如月,自带笑意。

“哪有什么功效,”秦鸾慢悠悠道,“不过是日课罢了。”

钱儿唉了一声,追问道:“姑娘诓奴婢呢,符纸明明顶顶厉害,什么贴上就动不了,贴上就说不了话,贴上就浑身瘙痒。”

秦鸾打量着钱儿:“我上山这几年,你在府里都看了些什么奇奇怪怪的东西?”

钱儿眨巴眨巴眼睛:“真没有功效?”

“你啊,”秦鸾把符纸收拢,“少看些鬼怪志异吧。”

钱儿失望。

姑娘上山修行时,没有带任何人手,钱儿自然也留在府里。

平日收拾院子,活儿少,这几年里想的最多的,就是姑娘练就了什么本事,又有什么能耐。

没想到,全是志异里瞎编的……

外头传来了汪嬷嬷的声音,钱儿迎出去。

汪嬷嬷笑眯眯问:“大姑娘在忙什么?”

钱儿顺着答道:“刚画了符纸。”

意料之中的答案,汪嬷嬷却不禁打了个寒颤。

果然,秋天的日头不够大,怪凉飕飕的。

“画了多少?”汪嬷嬷一面走,一面问,“有多的吗?我来讨几张。”

钱儿张了张嘴,还来不及说什么,汪嬷嬷就已经大步流星进了屋子,只留给她一个迫不及待的背影。

“可,可是……”钱儿垂下肩,“姑娘说符纸没用啊……”

秦鸾请了汪嬷嬷坐下。

她问:“妈妈过来,是婶娘有事儿要交代我?”

汪嬷嬷堆着笑,没有立刻答,只鼻尖,动了好几下。

墨,都有墨香。

朱砂墨,亦有它的味道。

仔细分辨起来,味道熟悉,又有点陌生。

怪不得说“细致”,修行过的道姑用的器物,果然和寻常人的文房不一样哩。

心里感叹着,汪嬷嬷开口时,更添了几分恭敬:“刚听钱儿说,姑娘先前在画符纸,奴婢见识浅,不知这些物什轻重,姑娘画的是什么符,有什么用处?”

“是在画符,”秦鸾笑道,“符纸用处多,什么贴上就动不了了。”

汪嬷嬷睁大了眼睛。

“贴上就说不出话来了。”

汪嬷嬷不禁“啊呀”一声冲口而出。

“贴上就浑身痒得直打滚。”

“乖乖!”汪嬷嬷下意识拿手往胳膊上抓了两下,这才反应过来,不好意思地冲秦鸾笑,“姑娘的这门本事可真厉害!”

秦鸾转眸,视线越过汪嬷嬷,落在后进来的钱儿身上。

见钱儿的眼睛瞪得比汪嬷嬷都圆,秦鸾忍俊不禁,道:“都是钱儿从书里看来唬人的,我画的符,哪有那些功效。”

汪嬷嬷干笑着。

哎,大姑娘离家多年,这初初一回家,她都吃不准大姑娘现如今的性子了。

哪句真,哪句假,辨不清楚。

转念想到来意,汪嬷嬷还是道:“大姑娘真是爱说笑,那符纸,画好了是要贴起来的吧?不如……”

秦鸾听出了王嬷嬷的话中之意,起身从书案上拿了几张:“平安符,不用贴,收着就好。”

汪嬷嬷赶忙双手接过,心里大赞姑娘“明白人”。

黄纸朱砂不贵,真正贵重的是画符的本事。

高人笔下符纸,千金难求。

自家夫人听风就是雨,这会儿满脑子都是家里恐不干不净,若没有几张符纸傍身,只怕夜里都睡不着觉了。

至于这符纸有用没有用……

汪嬷嬷定睛打量秦鸾。

数年光景,大姑娘早不是离京时模样了。

她长大了,个头看着比同龄的高些,身形窈窕,府里没有现成的衣裳,大姑娘穿的戴的都是道观里带回来的,十分素净。

仙风道骨。

看着就像那么一回事!

降妖除魔,大姑娘兴许没有那等修为,但画几张平安符,配合着老侯爷的一身凛然正气,保府中太太平平,想来不成问题。

汪嬷嬷仔细又谨慎地把平安符收好,道:“大姑娘刚回来,屋子里缺了什么、又有什么用着不顺手,只管开口。

奴婢们只识得日常物什,修行上讲究的东西从未了解过,得烦姑娘耐心教一教,往后采买便不会错了,也不用回回都让钱儿去跑腿。

昨儿您刚到,舟车劳顿的,怕扰着您歇息,厨房上就没来问您的喜好口味。

下午,还有裁衣的过来,给您量了身形,好做几身新衣。”

“婶娘做事细致,”秦鸾道,“我居观中久了,没有什么忌口的,只口味轻些而已,屋里日常用度足够了,只符纸什么的讲究些,等我教明白了钱儿,让她与采买的嬷嬷们讲。”

汪嬷嬷认真听秦鸾说话,一一记下。

“至于衣裳……”秦鸾顿了顿,“明日再量吧,下午,我有安排了。”

汪嬷嬷闻言,顺着要细问,见一直笑着说话的秦鸾微微蹙眉、一副若有所思模样,她嘴边的话也就转了个弯:“姑娘可是要出门?门房上给您备车马?”

秦鸾摇了摇头:“不用备,走两步就到了。”

如此,汪嬷嬷便不再问了。

又说了几句,汪嬷嬷起身告辞。

她得与季氏复命去了,希望季氏收着了平安符就能放下心来。

秦鸾让钱儿送汪嬷嬷,自个儿坐着,食指从杯中沾了些水,在桌面上描画着。

不止婶娘对她突然回府心生好奇,祖父与祖母一样疑惑不已,可事实上,秦鸾自己都有许多不曾想明白的地方。

秦鸾出生时,有高人批命,说她一生大富大贵、脚踏高枝、恩荣无限,只是,人的一生,福祸皆恒定,为了撑起沉甸甸的恩荣,亲缘自是浅薄,若不然,还未等飞上枝头,就已经受不住折了……

高人没有说完,就被永宁侯吹胡子瞪眼、提着长刀赶出了府。

他永宁侯的孙女,自然一生福贵,还飞什么高枝,他这身老骨头就是高树。

高人赶走了,但命格似乎真就那般了。

秦鸾的母亲产后多病,养了三年多,撒手去了,父亲亦是病了一场,精神大不如前。

也不知道哪个想起了高人的“无稽之言”,一时间传了些流言,连后宫里的顺妃娘娘都听说了。

许是真就记住了“无上恩荣”,顺妃有意让所出的二皇子与秦鸾定亲,前脚试探了永宁侯夫人,后脚,永宁侯就闯了御书房,在御前大骂顺妃。

彼时朝廷正西进以图收复失地,永宁侯随时准备听命出征,老侯爷一口一句“顺妃咒老臣战死”,让皇上命顺妃不可再提此事。

顺妃是不提了,但失去了母亲的秦鸾,变得体弱多病。

五岁那年,高烧不退,太医们纷纷摇头,永宁侯府束手无策之时,天一观的道姑沐云到访,收秦鸾作徒弟。

而顺妃突然旧事重提,这次皇上的态度又十分暧昧,永宁侯与沐云仙姑商量之后,暂时答应了下来。

若秦鸾能熬过这一回劫难,没有夭折,那等她修行至十六岁,再行聘礼,若活不到那时候,只当没有这事儿,也不会无端端占了二皇子妃的位子。

御前,向来直性子的永宁侯把这个意思委婉又委婉、粉饰再粉饰地表达了,皇上倒也没说多的,颔首应允了。

自那之后,秦鸾便在府中修行,身体日渐康复,两年后,能跑能跳的她随师父去了道观生活。

秦鸾一直以为,她会在修行期满后下山、被聘为皇子妃,哪怕她喜欢观中生活,祖父也不可能为她这事三闯御书房、出尔反尔,将来二皇子若得了大统,便算是印证了那高人的话……

直至、直至那天夜里,秦鸾梦见了已离观云游几年的师父。

梦里,师父静静交代她,让她这就下山。

回京去,退一桩亲,救一个人。

皇子婚仪,礼数繁复。

虽然,秦鸾与二皇子之间只是个口头婚约,并未走那些仪程,但皇上金口,也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将这事作废了。

退婚也好、悔婚也罢,如此有损皇家颜面的举动,到底不可能一两句话就归为“陈年旧事”。

这亲,不好退。

难归难,真正让秦鸾不解的,是缘由。

当年“结亲”,本就古怪得紧。

二皇子不过就比秦鸾长三岁,顺妃即便野心勃勃,也不该在儿子年幼之时就急不可耐、站出来当靶子。

再说皇上,不止当年,现如今对几个年纪相仿的儿子,亦没有明显的偏爱之情。

顺妃被拒一次后,若无皇上授意,应是不会再提第二次。

那年重提,八成是皇上的想法。

既然不偏爱二殿下,那给他定下一门有“说法”的亲事,皇上此举,可能是另有考量。

至于退亲,师父在梦里并未详细解释。

秦鸾对二皇子无好感无恶感,但是,无论是明面上呈给皇上的理由,还是师父让她这么做的真真原因,她得做到心中有数。

需得小心进退。

皇上毕竟是皇上。

祖父再多军功,也是臣子。

退亲无法一蹴而就,救人,是眼前能做、也必须做的事情。

秦鸾要救的人,是兰姨。

兰姨名唤楚语兰,是秦鸾母亲的闺中挚友,她嫁给了忠义伯世子。

秦鸾病怏怏的那两年,兰姨时常带着独女万妙来侯府探望她,万妙与她说些同龄姑娘的童言童语,兰姨给她讲闺中与她母亲往来的故事。

靠着兰姨的故事,秦鸾虽早早失了母亲,却对母亲并不陌生。

等秦鸾拜了师、身体好起来后,兰姨和万妙亦经常邀她去伯府做客。

上山之后,兰姨与万妙还来道观里看过她。

从那时起,虽是多年未再见,但秦鸾与万妙一直没有断了书信。

差不多春末时,万妙提过兰姨病了,不严重,大夫交代静养,再后来,信上说病情反复,精神差了很多,字里行间,秦鸾能读出万妙的担忧以及无奈。

做女儿的害怕母亲一病不起,又晓得寿数天定,若真到了尽头,再是不舍,也无法从阎王爷手中抢人。

秦鸾回信里宽慰着万妙,当时她能做的,只有这些。

而现在,在师父交代之后,秦鸾知道,她能替兰姨和万妙做更多。

秦鸾起身往内室,取了一小瓷瓶,拿着拂尘,再又出来,就见钱儿站在桌边,聚精会神看着面上的水渍印子。

“看出了什么端倪?”秦鸾问道。

钱儿闻声回神,摇了摇头:“太深奥了,奴婢看不出来。”

“随手乱画的,”秦鸾拿拂尘在钱儿面前晃了晃,道,“当然没有端倪。”

见小丫鬟睁大眼睛、一脸吃惊,秦鸾不由心情一松,笑着走出了屋子。

钱儿左看看秦鸾的背影,右看看水渍印子,纠结了会儿,一跺脚追了出去。

随手画的都这么玄妙,自家姑娘一定顶顶厉害!

作为姑娘的大丫鬟,得好好跟着姑娘。

忠义伯府与永宁侯府在一条街上。

伯府大门开着,门房上的愁眉苦脸,见秦鸾进来,勉强打起精神应对:“这位仙姑,主家今日有事,实在抽不得空……”

时人信道,对上门布道的道士向来客客气气。

秦鸾知对方没有认出她来,只观她打扮,委婉拒客,便问钱儿要了腰牌,与那人道:“永宁侯府的,我来寻你们大姑娘。”

门房定睛看了腰牌,又看秦鸾:“哎呀,莫不是秦大姑娘?”

秦鸾颔首。

门房请了秦鸾进去,不多时,万妙提着裙子一路跑出来。

“阿鸾!”万妙跑得气喘,一双眼睛却比脸颊都红,显然是哭过了的,“阿鸾!我娘要不行了!”

秦鸾挽着万妙往内院去,一面走,一面柔声细语地安慰,让万妙的情绪渐渐稳住了些。

“母亲这一旬越发不好了,”万妙抽泣着,“睡着的时候比醒着的还多,我很担心她,日日陪着,都不知道你回来了。”

“我回来得急,没顾上给你递信,你自然不知,”秦鸾道,“大夫怎么说?”

“大夫都说没办法,父亲求了祖父,连太医都换了三个了,还是……”万妙垂着头,“刚又来了两位太医,都说,就这两天了,你来得也巧,还能见着母亲最后一面。”

秦鸾低低应了声。

听万妙的说法,兰姨的状况比她预想得还要糟。

可师父既然命她救人,就是知道,以她的能力可以救。

能救,也要救。

兰姨住的院子,很是沉闷。

秦鸾一进去,就见万妙的父亲、忠义伯世子万承与两位太医说话。

万承的面色,可谓是阴云密布。

秦鸾上前,唤了声“万姨父”。

万承打量秦鸾,勉强挤出个笑容,却比哭还难看:“阿鸾来了啊,都这么大了,要不是门房来人报了,我这一眼还认不出来了呢。进去看看你兰姨吧,看你长大了,她肯定高兴。”

秦鸾没有立刻进去,而是问了太医:“兰姨是什么病症?春时只是小病静养,为何不过数月,就要不行了?”

“起初只是风寒而已,”李太医道,“后来病情变化,世子夫人当年生产时也留了些隐患,此番一并发了出来,我们确实无能为力。”

另一位太医姓廖,秦鸾幼时病中,便是由他看诊,知她与楚语兰、万妙亲厚,劝道:“大姑娘,去看看世子夫人吧,多余的……”

听了这话,万妙忍不住又掉了眼泪。

秦鸾紧紧握着万妙的手,牵着她进了内室。

病榻前伺候的,都是楚语兰身边的老人,秦鸾皆认得,只是此时不适合叙一叙旧。

万妙在榻前坐下:“母亲,阿鸾来看您了。”

楚语兰的眼皮子动了动,她听到了,却没有力气睁开。

秦鸾扣住了楚语兰的手腕。

脉搏微弱、若有似无,再看面色,泛着黄,整个人都没有多少生气。

秦鸾伸手翻了楚语兰的眼皮,眼白浑浊,眼珠没有光亮。

太医说“不行了”,是有道理的。

万妙见她这一番动作,问道:“阿鸾懂医?”

秦鸾没有答,转头与一旁候着的婆子道:“陈嬷嬷,替我请万姨父进来一下。”

陈嬷嬷看向万妙,见万妙颔首,便去了。

很快,万承大步进来,两位太医亦跟再后头。

“怎么了?”万承边走边急问,“可是状况更不好?”

秦鸾从榻前起身,抬头看着万承,道:“兰姨有救的,还能救的。”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87868862@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2年9月15日 16:56
下一篇 2022年9月15日 16:57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